《写作(一)》(00506)第十六章 文学评论 【思考与训练】(P303)
1.简要说明茅盾《冰心论》这篇作家论文章的写作特点
茅盾的《冰心论》发表于1934年,其写作特点有:①作为优秀的文艺评论家,茅盾不同于当时一般流行的艺术见解,不固执于现成的艺术理论,努力以自己的艺术眼光,从作家作品本身发掘其特点,形成自己的观点。②他以独特的艺术眼光,选择了当年少见的评论视角,对冰心的思想发展历程和艺术发展历程做了有机的分析。③直言不讳,褒贬精当。④文章采用多种表达方式,有叙述式、鉴赏式、描绘式、叙评式,文中多形象化的议论和富有诗意的语言,既是严肃的评论,又像优美的散文,活泼而生动。
2.简要说明王蒙随笔《大地和青春的礼赞一读〈北方的河〉》的写作特点
王蒙这篇随笔的写作特点非常突出,首先是感情真挚、情绪激昂。作为老作家,他看到年轻人的优秀作品,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赞美的语言脱口而出,开头使用了设问句,感叹句,夸张的修辞手法,表达的作品的赞美。其次是采用口语,亲切得体。文中插入对评论对象的呼告,使用第二人称直接讲话,使用口语色彩很强的“啦”增强了亲切感,甚至使用国骂,表达由衷的赞美。
3.简要分析谢冕《在新的崛起面前》选题范围及选题角度的特点
谢冕《在新的崛起面前》的选题范围是诗论,具体说是如何对待诗体创新的问题。评论家切入话题的角度是历史的角度。他回顾了五四运动时期新诗的崛起,感叹五四新诗革命的成功经验。可惜的是,当年的那种气氛,在以后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没有再出现过。他对新诗创作所走过的道路也是从历史的角度评论的,以归纳法总结了历史经验教训,最后直接面对当时的新诗创作,特别是应如何对待朦胧诗的问题,直言不讳说明自己的观点:鉴于历史的教训,适当容忍和宽宏,我以为是有利于新诗的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