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一)》(00506)第七章 运思与谋篇 【思考与训练】(P163)
1.运思和谋篇有怎样的关系?
运思是写作立意完成后作者对文章走向符号化阶段的整体性考虑,属于写作思维运动的定性阶段。运思很像房屋的设计。建筑师设计房子,总要先做整体的思考、谋划,然后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房屋的大小、形态和内部结构。运思的时候也必须是从最高层次上考虑文章的构成,谋篇时才能逐层考虑,安排细部,两者是整体考虑和细部安排的关系,时间上有先后关系。
2.结合写作实践,谈谈运思的个性化特点
个性化从本质上说是运思的独特性表现。如果说感知还分为直接感知和间接感知的话,运思则绝对要由作者本人亲自完成,作者不能够去复制别人的运思过程,也不能重复自己的运思过程。运思是每一位作者“一次性”独立操作的内思维活动,作者的个人认知左右着思维活动的方向和质量。作者的个性特点为其未来作品已经打下了底色,比如同样面对王昭君的历史故事,王安石写出《明妃曲》,认为杀毛延寿实属冤枉,因为像明妃这样的绝代佳人,其美妙意态是画不出的。由美女的失宠联想到才士的不遇,以对昭君命运的强为宽解翻转出广阔的人生主题。王安石的运思是出于一个自负的政治家,对自己命运的考虑运思谋篇的;而元曲作家马致远运思时则大刀阔斧以致写出完全不同的昭君,她为解救汉王朝的危难挺身而出,以自己的死捍卫民族的尊严,是马致远出于抗击外族入侵的考虑而运思的结果。大相径庭的故事、主题、人物形象说明成功的运思都是具有作家鲜明的个性色彩的。
个性化在运思的另一表现是创造性。对于成熟度作者来说,他的每次运思都是一次创造,如果做不到,他宁可中断写作。文学史上传说李白来到黄鹤楼,想趁着酒意题诗一首,但是他读了崔灏的诗以后,说了这句话。“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随后搁笔而去。
3.从立意、选材、运思、谋篇的角度,点评陈毓的小说《伊人寂寞》
《伊人寂寞》的立意特点是勇于面对现实社会中的尖锐问题,以艺术家的责任感把它清晰完整地呈现在人们面前。小说中丈夫的形象是模糊的,当他弄明白医生的意思时,直觉的反应是应该把拳头砸在医生的脸上,但是他控制了自己。但不久,他因不再有力气拒绝一笔金钱而顺从了医生的意思。再往后,讲解先生介绍了她现在的身价,那是一个惊人的数字,这让我们突然记起小说开篇语中的两个字“出卖”,顿悟出作者语出惊人的含义,她的用意是揭露批判当今社会存在的拜金主义。
小说的选材特点也非常明显,女作家以自己细腻的心灵,选择了人类社会生活中最柔软的话题:女人、孩子、生育;也选择了最冷酷的话题:死亡和金钱。
小说运思谋篇上的特点是开掘深刻,思虑周详。作品的开头作者极力歌颂母性之美,女人强健的身体,旺盛的生命,美好的亲情和爱情;作品的后半部她却让读者清晰地感受到死亡和金钱的冷酷。对比的写法使主题更加鲜明。作者不是简单地批判什么,这一切都是在一层薄薄的轻纱掩盖下进行的,那就是科学。这又让我们体会到文学艺术反映生活的丰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