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一)》(00506)第二章 写作主体的修养与写作能力构建 【思考与训练】(P86)
1.优秀的写作者应当进行怎样的自我修养?
首先,他应当是一个视野开阔,知识准备丰富或在某个学科领域术业有专攻的人。其次,一个优秀的写作者应该是一个思想者。其三,一个优秀的作者还应当是一个健康精神价值的坚守者和桿卫者。其四,他应当是热爱生活,能体察生命之美的有心人。其五,他应当具有健全的人格。
2.基本的读写能力具有那几个要素?
逻辑和语言的运用能力,也包括观察力、感受力、想象力、判断力、分析力,以及将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转化为抽象符号或将抽象深奥的思想哲理转化为可感知的形象化表达的思维转化能力。
3.对情感的体察在写作中具有怎样的作用?
感情生活是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情感世界也构成人类精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认识和体验人的情感世界是我们理解人和人的社会关系的起点,而阅读与写作活动则是帮助我们体察、提炼、理解、升华人类情感的纽带。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写作是满足人类精神需要的一种方式。而在人类众多的精神需要中,情感的需要则是最原始、最自然、最强烈的需要。情感是文学最根本的原动力,文学之所以能够打动无数的读者,具有无穷的艺术魅力,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文学寄托了人的情感,表现了人的情感。作家刘心武曾说:“文学实际上已构成了一种关于人类情感的准科学,因为文学的重要属性之一,便是它对情感的具体而精微的分析。
4.为什么说“有责任感的作者应当是一个健康精神价值的坚守者和捍卫者”?
在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时代,面对世俗的种种诱惑,生存的压力,能否坚持探究生活的真谛,追问生命的意义,坚持人生的理想,是检验一个人精神境界和学术操守的试金石。
为文与为人的态度息息相关,我们倡导写作的高境界是表现真善美,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是作者具备追求真善美的情操,并能坚守自己的价值立场和社会责任。因为,最能显示出作品境界的是作者融入其中的价值判断,以及为其价值思考提供准则和尺度的作者的社会人生理想与人格力量,还有便是作品中对自然、社会、人生的规律与意义的求索,即人们常说的终极关怀。
5.提升自身读写能力的途径和方法是什么?
人的写作才能是后天可以习得的,即便具有较强的感知能力和语言天赋的人,也离不开有针对性的学习和训练。不过这种习得的过程不能只是写作知识的学习记忆,也不能单靠综合素质的培养,而是需要写作者在长期阅读优秀作品与写作实践中不断积累和磨砺,还要在反复的写作练习中去锤炼技巧,领悟规律,方可达到融会贯通、运用自如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