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曰:
丹青马如龙,不知老将至。
古来盛名过,坎壈缠其身。
张府内傍晚时分,张飞设宴款待众人。交杯换盏,酒过三巡。关羽提起稷下的事,韩信聊到黑暗羁绊,又将那日西界城的战斗和梦魇奇遇都与张飞说了。直听得张飞摩拳擦掌。关羽道:“三弟,明日我们一同上路去找大哥。”“明日?”“三弟还有什么事么?”“没有…来吃酒!”张飞与众人都碰了杯,一碗接一碗,直喝到半夜。
翌日。日上三竿,关羽起身,在玄关碰见张氏母子,打了招呼便问张飞去处。张氏邀关羽去了饭堂,自退下了。韩信、扁鹊、元歌俱在,唯独不见张飞。关羽食了饭,等了一会,见张飞从大门进来。
“三弟,早上怎不见你人影。快误了时辰了,我们还是上路吧。”“二哥,你看我又买来许多酒肉,我等且将歇息养精蓄锐,明日便启程。”关羽应了。宴上张飞洒饮,关羽兄弟相见,又喝了许多。元歌辞宴去前关羽吩咐明日早些时辰叫他。
清早,元歌来房间叫了关羽。关羽起身来找张飞,张飞正欲出门,关羽将他叫住:“三弟。”“二…二哥早啊。”“关某甚是思念大哥。”“俺也是。”“三弟,你是不是有什么话要对我说。”“二哥,实不相瞒,我答应了张氏要当这个县令,现在半途而去,实在愧对张姓的救命之恩。”“三弟,我早看出来了。”“二哥……”“我和大哥没有看错你,”关羽道:“大哥常教育我们做人必须仁义先行。三弟看似粗莽,实则心细如发。关某亦是不忍与弟弟别离,但又不能不去寻大哥。”“二哥,我这就去与张氏说清楚。”“三弟不可,某且先行去找大哥,寻得大哥咱三人兄弟便能相聚。”
张飞撒泪送关羽。张飞牵着关羽的马,与关羽走的都很缓。当下路过一个小摊,关羽抚髯道:“弟弟,你可有送大哥的礼物无?”张飞拍手道:“俺竟把这事给忘了。”“不急,某有一主意,”关羽朝卖画的小童走去,笑道:“需叫这小童画好看些,哥哥见了必然洒笑。”张飞挠挠头,往摊上来叫小童作画。怎奈这小童道:“这位大爷,俺卖画的不现画。”
“这是什么道理,你卖画的不作画,叫你画便画,”张飞碍于县长身份,并不欺压,反而好声好气的道:“你平时做画多少钱一幅,俺于你双倍。”小童辞不过,便画了起来。画了一会,小童悬笔道:“您的眼睛能平和些么,这瞅俺直怕,一怕笔就抖,一抖就……”
“让你画没让你废话,”张飞咂咂嘴:“尺度自己掌握。”韩信几人则往摊上看画去。画上的马神彩飞扬,韩信啧啧称奇。“这画可真是栩栩如生。”扁鹊仔细观摩,也是赞叹不已。元歌手上的画则落了款,他问道:“你姓毛?”那小童一听,当即丢下笔,夺了画道:“不卖了不卖了!”张飞道:“咋回事,这好端端的。”“我突然有疾,腹痛难忍,不画了。”小童手忙脚乱地收起画,都往包裹胡乱塞去,却将包裹里另一幅画挤出来。画卷红线已开,画轴自然拉开,铺满一地,一幅奇异的画印入眼帘,仿佛异界生物的画像赫然在目。小童慌忙卷起。韩信拦住他道:“你这画上的是什么东西?”小童道:“我随便画的,这是山水画。”
“这明明是精灵。”韩信认出这幅画画的便是炎戍,这可事关重大。小童道:“你咋不说这是妖魔鬼怪。”韩信见他并无武艺,道:“你是怎么得来这幅画的?”小童只把画一丢,夺路而逃。韩信两步便跃到他身前,拦了去路,“只要你说实话,并不为难你。”
“好的爷,您别杀我。我其实是毛延寿的磨墨小童,”小童道:“因为他落了难,我偷了几幅画出来卖。谁知道还有一副落了款。这些都是毛延寿画的。画上画的,我全然不知道。”“毛延寿?”韩信道:“带我们去找他。”小童引他们来到一间小茅屋。毛延寿见了韩信及各位来人,心头一沉。韩信离开稷下多年,不知始末,是毛延寿自己讲了许多,如他入仕发迹等等。“如今我落魄了。你们难道以为我真的是贪污腐败么?官场谁不贪污腐败?谁没有左右逢源,谁没有阿谀奉承,到头来一场空。
“我画王嫱并非有意抹黑,而是因为君主腐败无能,泄罪于我。我勾勒的是统治阶级的丑陋。我用最丑的画揭露了帝王的虚伪。因此我也必须逃命。
“谁又知道我毛延寿一生是如此痴迷于画。以为做了皇家画师便是一生理想,人生巅峰,谁知道这是艺术的终结。试问?谁能看清这世界。”韩信问毛延寿为何会画炎戍的画像。毛延寿道:“这是画上的生物出自山海经。这山海经是翰林院一友所赠送。山海经上记录着一个叫做三海关的地方,书上写着那里有精灵,我当时凭着描述和想象做了画,这些都是我在整理书籍的时候发现的。
“毛先生今后有何打算。”
“我希望你们能让我在这里安稳下去。当我已经死去,行么?”
“先生为何不回稷下。”“不了。我爱这里。我爱县长。”
“毛先生,这山海关又在何处?”
“你们且随我来,”毛延寿引众人进了卧室藏书的角落,“前些日子与那画一同被我翻出来,本还想再多画一些。这里面应该有记载山海关的去处。”
“信不知如何感谢毛先生。”
“不必多谢。只希望你们替我保守秘密。毛某人感激不尽。”众人辞了毛延寿。韩信道:“我等这便去那山海关,兴许刘备大哥便在那。”张飞也要去,关羽却道:“三弟便留在这吧。”张飞听闻了毛延寿那些事,根本不想当什么县长,就要和关羽一起去山海关。
韩信道:“我有主意。”
张飞道:“什么主意?”
“让毛延寿当这县令如何?”“我怎么没想到。”张飞看向关羽,关羽也不反对,他们又回了了毛延寿的家。
“你们怎么又回来了?”张飞与他说了要他当县令的事,毛延寿本来十分拒绝。韩信却道:“用笔画来治理城县,并非毫无意义!”试想将县城规划得像金山银山,岂不美哉?毛延寿被打动了。
却说这毛延寿改名换姓,在东京县当了一个清官,对庶出张关刘视如己出。
据说东京县城在毛延寿的治理下,变得十分繁华。而毛延寿本人临终前做了一幅画,上面画着东京最热闹的一条街(当时张飞送关羽的那条街)。得到他全部笔法的张飞的义子张关刘,在毛延寿死后,希望后人能每逢清明节这个时候让这条街上出现熙攘人群。也不知道过了几代人,张关刘后人张择端画出了这幅画的灵魂。这就是后来闻名于世的《清明上河图》。这曲折历史并不为外人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