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癞子》是西班牙的一本中篇自传体小说,作者已不可考,中文译本仅短短60多页,然在这短短60多页,作者活写了一个发生在西班牙十六世纪的悲喜剧人物和哪个时代的人文历史。这本书是西班牙除《堂吉诃德》外另一体著名的作品,他的出版比《堂吉诃德》早几十年,本人认为《堂吉诃德》的灰谐、喜剧性受到了《小癞子》的影响地方有不少。
癞子中文是指无赖、游手好闲、唯利是图的人。文中的小癞子只是一个贫穷、从小就没父的孩子。小癞子出生在托美思河边,因此自号托美思河的癞子。小癞子八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和一个管牲口的黑人好上了,生了个很美的小黑人儿子,有一天小黑人跟爹玩,,瞧着他妈妈皮肤白,他爹另是一样子,就害怕了,躲在妈妈身边,指着他说:“妈妈,黑鬼!”他爹笑道:“这个狗娘养的!”
小癞子这后爹终是靠不住了,她妈一人带两小孩艰难的生活,有一瞎子想请小癞子做带路人,小癞子她妈就让癞子跟他生活了。瞎子是个靠嘴巴吃饭的走江湖人,懂点教堂祷告、医药。很能哄得女人的钱。可他尽管能赚钱,却是吝啬小器的人。给小癞子吃的东西总不够半饱,不当他是个人了。小癞子自言要不是聪明,不知饿死多少回了!凭瞎子多么老奸巨滑,总逃不出小癞子手心。吝啬的瞎子教会了小癞子要怎样求生,癞子活用在瞎子身上,他们之间斗智斗勇,叫人哭笑不得。最后癞子受不了瞎子的屡次作弄,被折磨得半死,忍无可忍,决定跟他散伙,带着瞎子让他撞上了石柱,看来是活不成了。
之后小癞子在外地跟一个教士做佣人,上文说的瞎子跟新东家相比,他就象亚历山大(古希腊王,以慷慨著称)一样慷慨了。教士用一只带锁的箱子放面包、肉,吃饭时才给小癞子一点,小癞子因此饿得半死不活的。每周吃羊头时,教士将能吃的肉都吃完,剩下光骨头给小癞子,还说道:“拿去,吃个痛快,教皇都没你过得舒服。” 小癞子跟了教士几个星期,饿得站都站不直了。心想自已不想办法,只有死路一条。小癞子只有在别人家办丧事时才能吃个饱。小癞子自言自己对人从无恶心,只是盼望人家有丧事。因此小癞子和教士在给病人祈祷时是希望病人快死去,他能好好吃上一饱。他认为是上帝看着他可怜,让病人死去,延他一命了。可这也不是办法了。小癞子几次想丢下主人跑走。可一来饿得腿软走不了,二来想到跟过两个主人,第一个险些饿死自已,撇下他撞上现在这个主人,还是饿得自已要死了。现在要再找一个要是更不如他,只有死路一条了。因此不敢轻举妄动了。可巧碰到上一个修补匠,骗得他配了教士的箱子锁匙。可也不敢整块面包拿来吃,只能象老鼠一样吃些边角,碎片。吃多了教士察觉有不对了,小癞子就又在箱子周边弄些小洞,做成立老鼠弄的一样,就又偷点面包吃,如此这般的忍饥求生。教士还以为是蛇偷了它的面包,最后小癞子在一个晚上给教士当蛇一样打个半死。还发现了小癞子藏的锁匙,小癞子和这主人的缘份是又尽了。
受伤的小癞子来到了有名的托雷都省城,在哪住了半个月,伤口才好,期间常有人周济他,到他伤口好了之后,他们都说“你是个流氓无赖,找个好主人去伺候他呀!”小癞子挨户求乞,总是收获不多。这天早晨,小癞子还没吃早餐。凑巧,碰到一个过路绅士。他穿着得整齐,气度高雅,举止大方。听说小癞子要找主人,就让小癞子跟了他。他们走了不少路,中午来到一座房子,屋里空荡荡的,除了一张破床,没一张椅子、凳子和桌子,甚至木头也没一块。绅士对小癞子说:“你吃过东西了吗?我是用过早餐了,早餐以后,我非到天黑,什么也不吃的。”小癞子听了,差点儿晕倒;不是饿得发晕,只因为看到自已的运气坏尽坏绝了,因而不胜悲伤。小癞子从怀里找到几块人家施舍给他的面包,就掏出来吃,绅士见了,就走过来问小癞子吃的是啥,要了一块。他拿起面包,咬得穷凶极恶,和小癞子吃相一模一样。边吃边说:“这面包真好吃!”小癞子瞧透了他的苦处,也忙不迭的吃,怕他先吃完了,还要过来和他分食。所以他们俩是差不多一块吃完的。当晚他们就同睡在哪张破床上了。
第二天,绅士梳洗干净,穿好衣裳,,还挂上他的佩剑,让小癞子看房子,就神气活现的出去闲逛了。小癞子等主人到二点多也不见回来,只能又自已去乞讨了。好在自小跟瞎子学过,也不难就讨得些面包吃了,还在熟食铺讨了些牛蹄子回去。回时主人已经回来了。见到小癞子带回的食物,满面放光。却说:“哎,我有点东西等你回来同吃,可不见你回,我就自个吃了。你这办法不错,我觉得你来这很有道路理。只是对谁也不要说和我在一起,会扫我的面子的。这事要瞒人很容易,城里没几个人认识我。”小癞子答应了,就又自个吃东西了。绅士见了又对小癞子说:“你的吃相真好,我从没见过再好的了。随便谁看了你吃东西,便是不饿也要来吃些。”小癞子只能邀他一块吃了。绅士坐下大吃,看来是饿慌了,吃下的骨头比狗啃的还光。就这样一直过了八到十天,小癞子的主人每天早晨出去散步,满脸高兴。可怜的小癞子得设法供养他。小癞子认为是自已命苦,碰到这样的主人,但小癞子不恨他,只可怜他。有时因为要留些东西给他当晚饭,只好自己挨饿。最后小癞子这个绅士主人是被屋主迫着逃走了。小癞子之后每看到绅士主人那样打扮、那样气概的人,就想到这人也许跟绅士有一样的苦处了。也就是有些穷人装面子了,到死还神气活现的了。
之后小癞子还伺候过一位基督教修士、一位经销教会免罪符的人。小癞子跟随这两位和教会有关的人的经历因为触犯了教会当局,因此大部分内容都被删去了。
此时小癞子已不是个小孩子了,一位教堂神父雇他当佣人,小癞子在城里卖水,跟了这主人可以混个温饱,此后日子渐渐好过了。四年之后,居然可以买几件旧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小癞子看自已穿得象个样子了。就辞了神父,伺候上了一个公差,吃上了衙门饭。但跟这主人不久,他主人被强徒狠狠打了一顿,小癞子看到这饭不好吃,赶紧和东家散伙了。
至此小癞子看明白一个人要发达,总得有个好差使,小癞子结识了几个有地位的朋友,仗他们照拂,找到一个喊消息的报子的职务,城里卖东西、找失物,甚至公布犯人罪状。都是归他把消息喊得人人知晓。就是这个时候,圣.萨瓦铎教区的大神父看到小癞子人能干,做事又规规矩矩,就愿意把他的女佣人嫁给他。小癞子知道这位大人物对自已会有提拔的分儿,就娶了哪女佣。她是个勤快和气的好女人,而且小癞子因靠了她,承蒙了大神父的种种照应。常常给他们肉和面包,旧衣等。他让小癞子两人住在他家隔壁。每逢礼拜和节日,总上他家吃饭。只是小癞子的老婆要替大神父铺床做饭,旁人知道了就有许多闲话说出来了。小癞子认为他们说的并非无稽之谈。
小癞子的老婆不爱听这种话,神父也对小癞子许了愿。神父有一天当着小癞子老婆的面跟小癞子交谈,他说:“小癞子呀,谁要把人家闲话放在心上,一辈子也不会发达。我讲这句话,因为说不定有人瞧你老婆在我家进进出出就……,她上我家来是你的体面,也是她自已的体面。所以随人家怎么说,你别理会,单管你已的事——我意思单管你自己的好处。”
小癞子说:“大爷,象你这样的人,我是极力巴结的。我有些朋友的确说过那类的话,还有凭有据,说她嫁我以前,养过三次孩子,三次情形都不同。您大人别见怪,反正她本人也在这儿听着呢。”
小癞子的老婆就睹誓发咒,吵闹不已,小癞子担心房子都要塌在头上了。她又大哭起来,咒骂哪位主持他们婚礼的人,小癞子懊悔无及,觉得宁死也不该说出这等话来。小癞子和东家一起劝解她,说了很多好话,小癞子发誓再不提这件事,随她无日无夜在大神父家进出都不碍事,小癞子反正认定她是个正经女人。她这才不哭了。他们三人仍旧很快乐!
从此他们再不提那件事,而且一听到人家谈到,小癞子就把话打回去,说:“哙,你要是朋友,就别提那些不入耳的话,世界上我最爱的是我老婆,自已还在其次呢。我靠了她,才蒙上帝赏赐许多恩典,都是我受之有愧的。我对神灵起誓,她跟托雷都城里所有的女人一样正经。谁敢道个不字,我就跟他拚命。”
这样一来,人们就什么话也不跟小癞子说了,小癞子家里就过得很安静了。小癞子那阵子很富裕,运道好极了。
文章出自:书虫黄生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092319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