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说实话,这篇文章做推广的用意更明显,但对于推荐的书,却怀着真心实意。推荐分享,是渴望共鸣,所以不是没有任何意义。
尽管看了许多遍《小癞子》,每一次,都忍不住流泪。今天不是要分享眼泪,个人小情绪对于每个匆匆的游客,无关紧要。面对花花绿绿的世界,谁人眼眶还有泪水?人们不再踌躇,不愿回首。
我也无意用煽情文字挽留,真正我的感慨,随每个不经意的念想,转瞬即逝。
我发现关于《小癞子》的最多赞同的留言是:这本书挺好笑的。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承认也笑也哭。如果说我嫉妒那些“没心没肺”没被“残酷现实”伤害到的游客,我也不争辩。是的,最终《小癞子》这本书影响了我,给了我以豁达的心态。

《别让我走》和《长日将近》都是石黑一雄的作品。《别让我走》留给我很多情绪。最近一次阅读是在半年前,不再细细探讨之中细节,或为什么我那么喜欢我的衬衫。我有两件长袖衬衫,一粉色,一深蓝。但我们在谈论书,没错,正在进入情节,让人泪崩的是凯茜,抱着枕头唱:“哦,宝贝!宝贝!别让我走……”
所有的所有只是为了说:“别让我走!”
《长日将尽》延续了他的写作风格,主角是一个英式管家,主线是旅游还是爱情,不,我不是很清楚,人物的情感隐藏的很深很深。
它沉到了海底,同杰克一起在海底长眠。
……
有时候你会搜索:“百大禁书”或“十大禁书”。《潘上尉和劳军女郎》在许多地方就是其中之一。最近一次阅读应该是一年多之前,“新闻式写作”开拓了我的视野。在《主义》里有尝试用到这个技巧。
……
去年过完年,我就又回到广州找工作,花了两个月才找到一份“该死地干活”。
而《通往维根码头之路》《牧师的女儿》《缅甸岁月》《让叶兰在空中飘舞》,我都是在图书馆看完的,集中在两个月的时间内。我不常去,一去便会待很久,还总挂记来回的车费。彼时还没完全脱离写作,思想着《主义》。
有了活计,迫于生计,后又萌生了自考的念头,直到现在。《美丽新世界》的阅读也是在年初,较于阅读《1984》和《我们》要晚很多。
我记了很多广图的小纸片,却不记放哪了。
……
临回家之际,还看了《玉米》三部曲,《小说课》和《平原》。九月初,把《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还回去,当天就离开广州回了家。

《普通逻辑》是把意识形态具体化形象化,和《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一样是自考教材。不自考的人,也可买来读一读,之中篇目是经过多位学者精心筛选的,又有客观探讨,对于增长文学素养是不错的选择。
是的,一切都还挺不错的。
[…] MB。 纪伯伦《先知》(节选)第二部分:《外国文学作品选》(ISBN […]
[…] 前年我辞工回家,回家啃老。百无聊赖,也带着改变自己命运的想法,我想坚持创作。在之前我(2016年)已经花了很多很多时间鼓捣网站,还有写东西,《主义》就是那个时候的作品。直至现在也没有完成。 […]
[…] 小癞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