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调侃之用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核心在于启蒙孩子是非观(伙伴人命重要吗?砸缸也是保护自己的本能反应,其他小伙伴没有司马光勇敢。)。却绝非鼓励谁破坏公物。
宣传画“司马光砸缸罚款20元”是明显的教条主义。与法治思维背道而驰,南辕北辙。
电视剧新版三国演义中,枭雄曹操说:“我知错、改错,绝不认错。”司法局发言人知道承认错误比犯错更危险(他背锅?)。故意混淆视听来推卸责任。“并无不妥”“不要吹毛求疵”等敷衍之词是对法律权威的不尊重。
有人会为此辞职吗?不会。(后续或会撤下该宣传画,负责人会在餐后开会时提一句罢了)
不能因此断言中国不是一个法治国家。但公民没有从司法部感受到法律权威。
假设居民对法律不解,作为执政阶级,法律的宣传是否应该细致规范。法律和道德如鸟之两翼,车之二轮,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教条主义在于君主集权,或者某个党派集权制。这部宣传画极有可能是纰漏,本身只是一个小的插曲(只是暴露出法治思维混乱),如同法律正在不断完善。但一条法律关系的不是一小部分人,而是整个国家,体制内的“太君”在权力的鼓动下失去自制能力,这就演变成小团体(利益相勾结的群体)。这种阶级就和公民阶级相区分开了。此时法律的宣传会变成任务,再不断演化,最终成了教条。法律不是将公民与司法部门区别开来的,而是相互联系。是平等关系,不是教条。
公民需要法律,不需要教条。
相关新闻链接: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china/story20190221-933871
http://tieba.baidu.com/p/4073034254
http://www.sohu.com/a/296156347_100163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