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10月《民间文学概论》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名词论述题(课程代码11342)——自网络,我不保证是真题,但教材上没有考纲确实难办,只能参考,不可押题。
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民间传说的基本特征。(P56)
1.可信性的内容。民间传说内容的可信性主要由以下五个方面的因素决定:
(1)传说中的人物往往是历史实有的;
(2)传说的背景往往是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3)传说中提及的事物特性往往是客观存在的;
(4)传说中描述的内容往往有民俗信仰的背景。
2.传奇性的情节。传奇性的情节不仅深刻表达民众的思想,而且也是吸引听众的重要原因,它是民间传说制造悬念的主要方法,因此传奇性的情节对民间传说的内容表达和叙述风格具有重要意义。
3.箭垛式的人物形象。民间传说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往往将人物最具有代表性的某种性格进行集中描述,使这一性格在传说人物身上得到强化,逐渐定型下来,形成一个具有极强凝聚力和包容性的箭垛式的人物形象。
4.相对固定的传承范围。民间传说围绕一定的客观实在物来讲述,它的艺术构思也依凭于可观实在物,这就决定了民间传说的传播总是围绕客观实在物这个特定的中心进行传播。
2.集体性的三种主要形态。(P20)
1.集体情境中的集体创作。这一形态在原始社会时期最为常见。而集体情境的集体创作,在现代社会民族节目中的广大民众即兴对歌中表现得非常突出。在这种情况下,集体创作是在歌唱群体之间的互相激发、歌者与听众的双向交流和配合中完成的。
2.由个人创作出作品的雏形后,再由许多人添枝加叶,逐渐完善。民间文学的传唱和讲述过程中,唱述者的思想、感情、想象和才干。而民间文学的价值就在于集体创作,在于千人加工、万人琢磨的“添枝加叶”。
3.个人创作,集体流传。民间歌手、艺人的创作多属于这种形态。正如作家文学常常有意或无意的融入民间文学的艺术手法。以个人的独立的创作,吸收了广大民众的创作思路与审美理解,在流传中得到集体的认可,从而不断地丰富个人创作,成为集体意义鲜明的民间文学。
3.分析彝族叙事长诗《阿诗玛》(P108)
彝(yi)族支系撒尼人的《阿诗玛》突出的揭露了封建恶势力的凶残与野蛮。我国的民间叙事长诗中,少数民族的叙事长诗以其浓郁的民族色彩、丰富多彩的内容与艺术样式而占据有重要地位。
作品叙述阿诗玛面对恶势力誓死不从,将坚强不渝的美好印象永远留在撒尼人心中,体现民间长诗带有的民族精神属性。
相关文章
:
2017年07月《民间文学概论》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名词解释题(课程代码11342)
2017年07月《民间文学概论》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简答题(课程代码11342)
2017年01月《民间文学概论》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名词解释题(课程代码11342)
2017年01月《民间文学概论》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简答题(课程代码11342)